建筑企业
人员信息
招标公告
中标公示
四库业绩
省厅业绩
公路业绩
水利业绩
信用信息
热线电话
400-023-6003
老张在投标现场第7次听到"资质不符"时,差点把保温杯摔了。他那支修了三条高速路的施工队,愣是被拦在千万级项目的门外。这事儿真不能怪甲方苛刻,今天咱就唠唠甲级资质那些门道,保准让你少走三年弯路!
甲级资质不是玄学 关键看这三板斧
去年住建部公报显示,83%的资质申请栽在人员配置上。就拿市政工程甲级来说,光是一级建造师就要凑够15人,这可不是随便挂靠就能糊弄的。重点来了:
举个现成例子:城南老李的装修公司去年硬凑了12个建造师,结果申报时被查出5人的社保在别家挂着,直接进黑名单。反观城北老王,老老实实养着自有团队,反而半年就拿证了。
资质维护比考证更难 这些坑别踩
你以为拿到证就万事大吉?去年全省有47家单位被降级,多半是栽在这些细节上:
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某路桥公司降级事件,就是吃了台账不全的亏——他们三年前修的立交桥,居然找不全监理签字文件,你说冤不冤
资质变现的隐藏玩法 老司机才懂
这时候你该问了:花这么大代价搞资质,就为接项目?格局打开!
咱隔壁市有个聪明老板,把钢结构甲级资质玩出花——既接政府工程又给民营厂做认证,去年光资质相关收入就占了总利润的38%。
政策风向标开始转向 这些变化要盯紧
今年开始实施的电子化申报让申报流程缩短了20天,但新坑也来了:
住建局的朋友私下透露,现在智能审核系统能自动比对人员轨迹,去年有家公司把同一个建造师同时在三个项目任职,结果被系统抓包直接红牌罚下。
要我说啊,甲级资质就是个入场券,关键看你怎么用。见过太多老板把证锁在保险柜当摆设,也见过狠人用二级资质撬动十亿项目。记住喽,这玩意儿不是挂在墙上的奖状,而是握在手里的金钥匙——会用的人开宝库,不会用的只能当废铁卖!
今日热榜
全国客服热线:
微信客服
APP下载
建管家
公众号
建管家小程序
小程序